多年來參與【臺北新教育】廣播節目的企劃製作與主持工作,每每從與來賓訪談中,吸取了許多生命能量,豐富心靈並惜福感恩。
  本年度在多元閱讀的主題中,邀請到單車遊歐千里的許湛然同學全家福,分享親子騎著越野腳踏車,以另類旅行看見世界的難忘經歷,父母親以多元方式陪伴孩子、傾聽心聲,在朝夕相處、共渡難關之下,不僅創造美好的人生回憶,更增進親子間的感情。
  榮獲2008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的先天唐氏症范晉嘉先生,他挑戰了個人生理極限,永不放棄的學習過程,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,令人感動。他一路成長走來,跌跌撞撞,備受艱辛,而父母、老師、教練、親友的陪伴、教導與指引,讓他找到生命春天,開創人生新契機的心路歷程,更可以激勵許多遇到挫折、困頓的朋友們,勇敢迎向人生挑戰。
  散播溫情,關懷社區的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莊素珠女士,成立潛能開發的「莊阿姨的家」,照顧行為偏差、課業成就低落、弱勢家庭的學童,進行課後心理及課業輔導。企業家夫人將企業經營的成果回饋鄉里、造福人群的愛心,帶給社會良善的影響力,令人感動且欽佩。而任重道遠的社會責任,期盼能得到共鳴,使更多民間企業團體一起來關懷我們的臺灣。
  感謝所有受邀的來賓們,您的人生故事與寶貴經驗,不但豐富節目內容,也正在影響著每一個交會的生命。期待您翻閱此書繼續欣賞許多精采內容,並不吝提供本節目寶貴意見為盼。

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

旅行生活


人離開了熟悉環境,到了一個陌生、新鮮的人文或地理環境,
接受了視覺、經驗、身體、知識上的衝擊,就完成了一趟旅行。
來賓:桂文亞/兒童文學家

 畢業於世新五專編採科的桂老師,20歲時出版個人散文集(裁冰集),在文壇上享有盛名。從記者、編輯、主編、到兒童文學家,一路走來認真、堅持,不僅獲得各種文學獎項,更成為兩岸兒童文學重要的推手,為兒童耕耘出一畝知識的、純淨的福田。
 小時候的她語文方面成績優異,中學時開始投稿,加上老師的鼓勵,開啟了寫作的途徑。因為立志長大要成為新聞從業人員,於是非常努力的閱讀和不斷寫作就成了基本功的緞練。一路走來,恩師的教導和毛遂自薦的勇氣,使得很順利的畢業後留在世新教歷史和採訪寫作,學然後知不足,而不斷學習正是進步唯一的方法。
 對桂老師來說,人離開了熟悉環境,到了一個陌生、新鮮的人文或地理環境,接受了視覺、經驗、身體、知識上的衝擊,就完成了「旅行」的概念,並不一定是要到遙遠的地方。例如如何發現碧潭的美,是需要自己在不同的季節、天候去尋訪的,甚至包含內在人文涵養方面,必須有賴閱讀去深入瞭解。桂老師:「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段的旅程,從離開母體就開始人生的旅行。」世界何其廣闊,不妨用有限的生命去瞭解並感受這世界。
 旅行,就是生命中的記錄。從小桂老師受到閱讀的影響,如:世界童話中的金字塔、徐自摩的再別康橋、陳之藩的劍河倒影、泰哥爾的詩、對古文明的喜愛…,內心中羅織了對未來的憧憬,對歷史的愛好,因為從歷史中你可以看到那麼多的人在當時代的偉大貢獻與影響力,所以在開放觀光後就開始踏出臺灣到各處去圓夢。
 猶記得新疆旅遊中,戈壁荒漠的遼闊也是從未有的體驗,印象深刻是因為遇到意外,車子陷入沙漠中的恐慌,又看到遠處襲來的龍捲風,真的是驚險萬分,大夥兒雖躲進車內關緊窗戶,但當龍捲風襲捲而過時,渾身滿臉仍都撲上一層黃沙,慘不忍睹。旅行是有危險性的,就在大家杵在驚恐中,桂老師卻發現當下天空變化萬端的美,就像奇妙的大自然上演的一場電影,風雲之變如創世紀般濃雲聚驟,忽然天眼大開,銀光乍現,如耶穌要降臨般的神奇。當時,雖然有吉普車通過但呼嘯而過未伸援手,後來才懂,原來要救人必須先衡量自己的能力,好在最後終於得救了,才有「大漠戈壁遇險記」的文章和大夥兒興奮獲救的照片。桂老師一邊敘述著,還心有餘悸的說:如果當時沒有人來救我們,真的可能會冷死、渴死呢!
 桂老師以心靈感受世界,用眼睛看世界,用圖文展現世界,呈現敏銳的審美眼光和豐富的文學素養。她幽默風趣的說,作為一個旅行者要做到「雙眼能看」「雙手能舞」「雙腿要動」「開口能說」,還要「能吃」!【採訪整理/陳蕙君2010.8.28】

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

健康樂活的家庭

家是永遠的避風港,不管如何都要永遠為我們的家人張開雙臂。
來賓:陳茉莉治療師/兒福聯盟
 畢業於紐西蘭梅西大學,研究所主修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的茉莉治療師,目前服務於兒福聯盟。學習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且影響很大的是,指導教授的引導,讓茉莉老師看見自己的好,而不是只有專注在自己的不好。
 家族治療是針對家中每個人所產生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問題,透過語言及成員之間互動等方式,改善家庭的不平衡關係,協助他們解決問題。以兒福聯盟的服務方式來說,會先派社工去評估其家庭是否有需要服務的地方,再轉介給治療師深入了解與協助幫忙。目前接觸最多的是隔代教養問題,加上孩子本身是特殊兒,如情緒障礙,自閉症,爺爺奶奶們因年紀關係,體力有限,導致無法有效的管教孩子。另外,單親家庭孩子出現偏差行為,如,偷竊、不寫家庭作業、甚至不到學校上課的問題。這時候我們就會介入輔導,希望父母親的角色能發揮功用,並且與學校老師配合。
 一個家庭就好比一部機器的運轉,平常就該勤做保養與維修,不要等機器亮起紅燈才發現其問題的嚴重性,到那時候,要補救也已經為時已晚了,且很重要的是坦誠的溝通,明確的表明自己的意見與想法,不要含糊的不清不楚,或是用暗示性的肢體與言語。多給家人實質上的支持與鼓勵,用溫和的語氣多說關懷與肯定的話語,這樣的愛,才不會是傷害。
 一個家庭就好比一棵樹,是需要用心的經營與照顧,如,一起吃飯,一起做家事,一起到戶外活動,我們對於「家」的記憶就是從這些瑣事中累積起來的。家是永遠的避風港,不管如何都要永遠為我們的家人張開雙臂。
 茉莉老師說,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本劇本,她可以每天從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中閱讀到不同的故事覺得很感動。她提醒我們要笑看人生,用幽默與樂觀看待自己演的角色。笑有時,哭有時,高興有時,悲傷有時,這些劇情不斷的重覆上演,請大家不要入戲太深。【採訪整理/陳蕙君2010.8.21】

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

玩攝影,做公益

拍下台灣之美 用影像關懷社會;
攝影,是關懷社會的一種好方式。
來賓:侯俊耀先生/臺灣數位影像協會
莊粵盛老師/臺北市立大安高工
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,現代人幾乎人手一台數位相機,就連手機也都擁有拍攝的功能。台灣數位影像協會發起人之一的侯俊耀先生,原為資訊工程師,十五年前,在向圖書館員解釋數位軟體使用方式的時候,館方認為他講得很棒,鼓勵他出書成為數位圖像作家。之後,他開始玩攝影,且迷上單眼和數位相機,並架設交流網站,至今有十五年的功力。他認為,攝影的本質應該是「紀錄世界,檢視生活,了解人文歷史,關心生活周遭,然後付諸對社會的關懷。」攝影風氣應該更清新,也是協會的初衷,因此決定用公益、免費的方式向下扎根。
 協會舉辦研習課程,網路交流分享,希望青年學子學習對社會人文觀察的傳遞,提升生活的思考層面,並嘗試訂定主題,展現自己的想法,也讓社會更趨正向。目前題材鎖定古蹟,例如淡水古城、剝皮寮、紅樓、鹿港老街、旗津美景和孔廟等,從學生平常不容易接觸的事物中,發現不同角度的視野與思維,挖掘台灣本土的特色,向國際秀出自己,他們認為:「攝影是關懷社會的一種好方式」。
 俊耀先生有獨特的思維,他說:「旅行不在遠,美麗的事物也不在它知名、人人趨之若鶩;旅行的目的是放鬆自我、讓心情沉澱,外拍地點的選擇也是一樣,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挑一個堪稱經典的場所,只要那個地方讓我們感到愉快,就會是一個好地方。」這也是協會的創會精神,說穿了,攝影就只是要一種美妙的感覺,而那種美好滋味,與愛這塊土地、社會是相同的。【採訪整理/陳蕙君2010.8.14】